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 ·欧文自曝夺冠后首先和科比视频 曼巴精神激励我
- ·动作RPG《地狱即我们》9分钟演示 PC配置逆天
- ·沁阳市复合材料和玻璃钢产业 转型升级座谈会召开,行业会议
- ·正月初一至初六厦门每天9时至19时单双号限行 违者将被罚200元记3分
- ·河南美味,全国热销!怀聚堂老郑州烩面随时随地,想吃就吃!
- ·葡萄酒界的吉尼斯纪录,你听过几个?
- ·创新果汁,火爆市场!阿甘山果果汁饮料用品质说话!
- ·《光与影:33号远征队》开发商正在计划推出拍照模式
- ·失联的儿子重现只冲着拆迁款?厦门一父亲很烦恼
- ·福建省质检院生物分解塑料检测能力填补该省技术空白
- ·曝iPhone 17配备A18+8G内存:性能并没有升级
- ·三节战报:上海外援中超远三分 火箭101
- ·近期诈骗猖獗 厦门一天三大案,被骗90多万
- ·动作RPG《地狱即我们》9分钟演示 PC配置逆天
- ·“练兵比武”锻造高质量医保经办队伍
- ·一对袖珍人老师在郑州完婚:以感恩之心回馈特殊教育